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古台江內海為臺灣西南部沿海由沙洲與本島陸地之間所圍成 的潟湖,17世紀以來,漢人移民逐漸以台江稱呼這個可以停泊千 艘海船的海灣。台江作為內海與外洋人群互動的區域,數百年來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見證了臺灣開發史,亦可以說是唐山過臺灣的歷史紀念地。

歷史上的台江

荷治時期

17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歐洲國家興起海上探險與貿易活動,其中荷蘭更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積極向海外發展。荷蘭人曾在1602年及1622年在澎湖建立貿易據點,但因當時澎湖為明朝版圖,因而在1624年轉而以大員(今安平地區)為發展據點。

福爾摩沙島荷蘭人港口描述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鄭荷之戰

與此同時,鄭成功率領的明鄭軍隊,雖擁有金門與廈門兩處根據地,但 在清軍的威脅下開始另尋根據地,最後決定出兵攻取臺灣。1661 年(明永曆15年),鄭軍自鹿耳門港道進入台江內海,並在北線 尾島西北端登陸,與荷軍發生多次戰役,歷經約10個月時間,終 於在1662年2月1日與荷軍簽訂和議書後,正式取得臺灣統治權。

明鄭(鄭氏)時期

鄭成功1662年取得臺灣後,將赤嵌地方改為東都明京,同年6月因病逝世,其子鄭經繼任。治理初期仍將重心放在金門與廈門,直到1663年10月清、荷聯軍進攻金廈,鄭軍敗退,隔年3月 退守臺灣,改東都為東寧。

清領前期

1683年清廷派遣施琅率兵攻取臺灣,翌年臺灣正式納入清帝國版圖,隸屬福建省,設有一府三縣(臺灣府即今臺南)。初期,清廷採取消極治理策略,以防臺為治臺基調,台江的鹿耳門與福 建的廈門航道,是當時唯一官方核定之對渡口岸,不僅是兩岸交流的正式通道,也是漢人移民至臺灣開墾的主要航道,對臺灣的 經濟開發,扮演了極重要的關鍵性角色,之後,逐漸形成「一 府、二鹿、三艋舺」分庭抗禮的局面。

清領後期

19世紀後期,清廷因應列強要求,在安平及淡水開港通商。 清廷也認知到臺灣的重要性,於是轉為積極經營,1887年正式建臺灣省,改臺灣府為臺南府,此後政治中心由臺南移轉至臺北,臺南府城的政治地位逐漸喪失。

日治時期

1894年清日甲午戰爭,翌年清國戰敗並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清領末期台江淤積後,由於安平大港水深不足,因此以四草湖作為大船停泊之所,但也因海岸地形變化加上鹽水溪口帶來大量的泥 沙而淤積,積極找尋新的港口,於1922年開闢新運河連接臺南 市與安平,又於1931年選擇安平南方兩公里處取代原先的四草 湖成為臺南的新港口。

今日台江

今日台江

20世紀後期,隨著海埔新生地的形成,台江地區發展轉趨 蓬勃,陸續開發五期重劃區、臺南科技工業區等。此外,在政府與保育先驅人士的努力下,逐步規劃了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及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以維護自然生態與棲地環 境。台江地區的曾文溪口、四草及七股鹽田、鹽水溪口等濕地, 更分別被遴選為臺灣的國際級與國家級濕地,民國98年成立台 江國家公園,落實永續經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