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史蹟保存區至今歷經自然環境變化與政權交替,以往先民之開墾史蹟雖已湮沒,但留下遺址供後人憑引,極富教育意義,並成為深度旅遊之重要內涵。

鹿耳門港與竹筏港溪

史蹟保存區內包含鹿耳門港及竹筏港溪為清領時期開發治理的遺跡與歷史。

正港鹿耳門港沒落與國賽港的崛起

康熙22年(1683)海禁後,鹿耳門港為臺灣與廈門通商唯一「正港」。在台江內海浮覆後,鹿耳門港道也逐漸淤塞漸廢,雖在道光初年仍可供商船停靠,不過商船只能停泊港外,再輾轉由小船載運貨物出入。而後,清道光20年(1840)鴉片戰爭期間,清廷為防止英船入侵與靠岸補給,又用石頭填塞鹿耳門廢口,結果連小船也難以出入停靠,造成港口機能喪失。

當鹿耳門港道機能逐漸淤廢的同時,台江北方的加老灣一帶沙線,於清道光初年被曾文溪水衝成新港灣「國賽港」,其港口可供來臺大商船停泊卸貨,大小貨船可在此出入,商貿機能蓬勃興盛,成為鹿耳門港淤塞後的主要替代港。清廷也將原在鹿耳門的文武館(或稱文武口,即新港巡檢司及水師營兵)移設至此,以便稽查往來商船。

成也水,敗也水~淺談竹筏港水道歷史

因國賽港距離府城頗遠,商船卸貨後,商品運送至府城尚需輾轉經鹿耳門、四草湖、安平、五條港等處。原本以鹿耳門為貿易港口的「府城三郊」,為力圖延續府城貿易與政經地位,投入經營一條人工運河「竹筏港水道」,遂不斷雇工疏濬開通,投入大量金錢、資源維持的人工運河,也是臺灣史上少見的人工運河工程。竹筏港水道是台江內海浮覆後,西側所形成的水道,在鹿耳門港淤塞後擔荷維繫府城商運之重任,水道間有官府設置的檢驗站、釐金局分卡等重要設施。

國賽港及竹筏港水道都位於原來的台江內海,受上游河道大量的輸砂影響,港道淤積迅速變化無常,需時常疏濬挖通,相當不便。隨著郊商沒落、國際洋行的進入及陸運交通的改善等因素,都使得竹筏港水運重要性逐漸降低。

土城仔西側的竹筏港水道

土城仔西側的竹筏港水道

清末安平常見的圓底小型舢舨船「手撐仔」

清領末期安平常見的圓底小型舢舨船「手撐仔」

尤其明治44年(1911),曾文溪再度改道氾濫,造成國賽港淤塞,對於竹筏港的水運運輸更造成嚴重影響。昭和5年(1930)嘉南大圳儲水庫(烏山頭水庫)興建完成,曾文溪失去上游水源,下游不能通行竹筏,日本政府遂公告廢止通行,竹筏港水運隨之走入尾聲。目前水道則多為排水溝渠,部分水道更已成隱溪,難見其原有商船往來的興盛風貌。

清道光3年(1823)7月,連日豪雨曾文溪上游山洪暴發、溪流改道,洪水挾帶大量泥沙土石,導致台江內海淤浮,成一大片海埔新生地。由於新生海埔地勢低平,溪水在台江浮覆區縱橫漫延許多溪流及小水塘,日後居民以竹筏及「手撐仔」(小型舢舨)等吃水較淺的小船,在沙洲溪流間擺渡移動,遂成為台江各聚落間交通往來方式。竹筏港溪因通行「竹筏」而得名,原台江周圍航行舢舨頭船,而溪流擺渡多使用竹筏,因製造容易、成本低廉,吃水較淺,可載運米水、走私鴉片,更曾作攻擊夷船的戰爭工具。

解開綠色隧道之謎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四草大眾廟後的「綠色隧道」(長約800公尺,水面寬約6至10公尺),有許多人認為是竹筏港僅剩殘存溪道的一段。經研究團隊透過Google衛星影像圖、臺灣堡圖、實地考察路線軌跡疊圖比對,綠色隧道並未顯示在堡圖人工河道範圍內,是屬四草湖一部份,證實大眾廟後方綠色隧道並非竹筏港水道範圍,推測為日本時代修築的排水溝。而真正的竹筏港水道是從四草綠色隧道的終點「釐金局遺址」朝西北方向延伸,過四草大道順著本田路一段並行。

竹筏港水道衛星圖

竹筏港水道衛星圖

四草綠色隧道與竹筏港溪相對位置

四草綠色隧道與竹筏港溪相對位置(資料來源:臺灣堡圖,1904)

台江內海遺跡---七股潟湖

七股潟湖位於臺南市七股區龍山里、西寮里以西,七股溪以北,將軍溪以南圍繞外側的沙洲,是以青山港汕、網子寮汕、頂頭額汕等濱外沙洲為外圍,所圈圍起來的一片水域,東自七股鹽場,西至網子寮汕,南起曾文溪海埔北堤,北至青山港西南航道。七股漁民呼之「內海仔」,總面積約1,600公頃,是台江內海的遺跡,亦是目前臺灣最大的潟湖,漁民利用湖面蚵田及定置網,形成星羅棋佈的另種景致。

南灣是七股潟湖西南尾端的海域,與頂頭額汕形成一處三角水域,因有沙汕的屏障,常年水波不興,是漁民指稱的國賽港所在。

七股潟湖

七股潟湖是目前臺灣最大的潟湖

19世紀國賽港位於諸多溪流下游河口沙洲之間

19世紀國賽港位於諸多溪流下游河口沙洲之間 圖片來源: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國聖燈塔
國聖燈塔

國聖燈塔(又稱七股燈塔)創建於日治時期,係為維護曾文溪出海口附近海域航行船隻的安全而建設,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盟軍炸毀,其基座因沙汕海岸線內移而沉沒海底。至民國46年(1957)為補足外傘頂洲塭港堆燈塔的光程不足,選擇於網仔寮汕興築一座白色木板條,鋼鐵結構的燈塔,並建一棟2樓建築物,做為看守人員的宿舍。除引領船隻外,亦為來往臺澎航機的主要目視航標。

然而,網仔寮汕的海岸線一直內縮,國聖燈塔開燈不久便被大海逐漸吞噬而陷入海中,又於民國58年(1969)遭「衛歐拉」颱風摧毀;民國59年(1970)另擇地於頂頭額沙汕堤防內重建,即今日燈塔所在。塔高32.7公尺,塔身為黑白相間的錐形鋼架結構,是臺灣本島極西的一座燈塔,地理位置相當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