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全球貿易時期閩臺對渡的代表性航道

從荷蘭西班牙殖民臺灣至於明鄭王國時期,臺灣與島外地區貿易繁盛。臺灣作為一個貿易轉運站,與中國間的航運相當頻繁。由荷蘭人、西班牙開發4條航道中,大員廈門路線開發最早,為當時臺、閩間首要航路。荷蘭人為開拓東亞商機、蒐羅漢人商品,積極尋覓東亞貿易轉運中心,於1622年佔領澎湖。然於1624 年,明朝派兵驅逐荷蘭人,在大軍包圍下棄守澎湖,轉進臺灣,於大員建立熱蘭遮城等軍事堡壘,並以大員為根據地與廈門地區建立起直接貿易關係,大員逐漸成荷蘭人東亞貿易中心。在荷蘭人積極招攬並提供港埠設施以為利用情況下,航行於大員廈門間的漢人船隻逐漸增加,這條路線也逐漸成為兩岸間最重要航路,而北汕尾島南北兩側的大員港道與鹿耳門港道,成為臺灣兩大港道。

鄭成功登臺航道

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率軍渡海來臺,擊敗荷蘭人,建立漢人政權。鄭成功渡海登臺的路線可分為三段。第一段:永曆15年(西元1661年)3月23日,鄭軍由金門料羅出發,3月24日(4月23日)到達澎湖,鄭成功駐蒔內嶼。第二段:3月27日(4月26日)由澎湖出發,至柑桔嶼(東吉嶼)阻風,返回澎湖。第三段:3月30日(4月29日)由澎湖再出發,4月1日(4月30日)早上到達鹿耳門水道口,中午鄭軍船隻趁漲潮通過鹿耳門水道,最後由禾寮港登陸。

清領時期臺灣移墾時期的代表性航道

清領時期是臺灣大規模開墾階段,移民往來與開發後物資流通,皆仰賴海舶。1683年,鄭克塽降清,當局為避免潛藏明鄭勢力再度死灰復燃,其乃將臺閩間的交流嚴格地限縮在鹿耳門與廈門之間的單一航路上,以完全掌控民眾的進出臺灣,以抑制臺灣與中國的交流發展。在荷蘭統治時代,鹿耳門港道本來就是漢人戎克船進入台江內海的第二個孔道(大員為第一個孔道,但受熱蘭遮城荷蘭人的直接監控),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後以鹿耳門為進出府城之孔道,以廈門與鹿耳門為對渡口岸。

黑水溝移民拓墾航道

在臺灣方志中,薛志亮刊於清嘉慶12年的「續修臺灣縣志」,匯集對閩臺歷史航道與黑水溝之清楚記錄,可對臺灣早期航海歷史與文化的有初步的瞭解。

廈門鹿耳門航道路線 - 廈門、澎湖、鹿耳門

鹿耳門西北至澎湖,水程四更,約一百八十里,澎湖西北至廈門,水程七更,約三百里。海潮流止分南北,臺、廈往來橫流而渡,號曰橫洋。自臺抵澎為小洋,自澎抵廈為大洋;故亦稱重洋。來臺諸舟,必以澎湖為關津,由西嶼頭入泊媽宮等澳,然後出東吉,過小洋,抵鹿耳,其常也。或已入澎湖,而風信未可行,嘗有灣泊至旬以外者。

廈門鹿耳門航道航行模式 - 依風而行

凡往內地之舟,皆於黎明時出鹿耳門放洋(舟人捩舵揚帆出海曰放洋。鹿耳門港南北有二礁,植標以記,不敢逼犯。質明見標,舟乃可行);清明後,南風始發,從鹿耳門外徑去,白露後北風漸盛,必至隙仔港口(在鹿耳門外之北),方可開駕(舟行務依上風,故南風放洋從南,北風放洋從北。若誤落下風,針路便失),約行百里,望見東西吉嶼,經二嶼便抵澎湖,大約午後可到。南風宜泊水垵澳,北風宜泊網澳、內塹、外塹等澳,餘詳前澳嶼內,自澎往廈,悉以黃昏為期,越宿而內地之山隱現目前。此就順風而言,若南風柔弱,風不勝帆,常一、二日夜方抵澎湖,至廈門則更緩。又若北風凜烈,帆不勝風,摺帆駕駛,登岸亦稍遲焉。 黑水溝位置:小洋海象最險惡,位於臺澎交界黑水溝為澎、廈分界處,廣約六、七十里,險冠諸海。其深無底,水黑如墨,湍激悍怒,勢如稍窪。舟利乘風疾行,亂流而渡,遲則波濤衝擊,易致針路差失。(按黑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里,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八十餘里,則為臺、澎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黑,其深無底,大洋風靜時尚可寄椗,小洋則不可寄椗;其險過於大洋。此前輩諸書紀載所未及辨也)

臺海豐富的沈船歷史文化遺產

自17世紀以來,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經營下,大員成為東亞貿易轉運站,廈門大員航道及延續的廈門鹿耳門航道即為臺灣海域中最重要的歷史航道。漢人船隻,甚至是許多國家的船隻在此航道進行貿易活動,也留下許多海下沈船,將成未來水下考古重要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