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泥灘濕地健康的指標-環文蛤

  • 發布日期:109-08-10
  • 發布單位:行政室
  • 點閱率:3491
串聯濕地和常民生活的寶貝
  走過台江的聚落街巷,路旁樹下的熱炒店,從門口看見招牌後一排快速爐上熱鼎油鍋上竄的烈焰,伴隨著九層塔的香氣撲鼻而來,目光不禁隨著這在地美味的軌跡而去,鍋中的赤嘴在廚師手上的炒杓翻動之下,加上火紅辣椒段的點綴和蠔油的香氣,引人駐足店前。店內水箱和冰櫃內豐富的生鮮食材,環文蛤、文蛤、牡蠣、紅蟳、沙蝦、虱目魚、龍鬚菜,加上一盤盤明睛亮鰓的新鮮魚產,在地食材連結著在地常民生活的飲食,濕地的生產力經由食物鏈的能量傳遞,將大地的恩典從濕地傳遞到餐桌。

  這一盤鮮美的環文蛤來自台江濕地。台江國家公園有數條溪流流貫,包括七股溪、曾文溪、鹽水溪、鹿耳門溪、竹筏港溪、嘉南大圳等,河道水網交錯,在入海前形成七股潟湖、曾文溪口濕地、四草濕地及河口沿近岸的紅樹林及泥灘地,這一片海陸交界、河海相連的濕地環境,成就了水域生物棲息的絕佳棲地。居民自古以來傍水而居,融入海洋的生活,成為濕地的一分子,發展出各種利用濕地魚、蝦、蟹、螺貝等生物資源的「討海」方法,這種融入濕地的謀生模式,建構了台江海洋生態系和人類聚落文化的網絡。因此,濕地豐富了人類生活,在台江的文明聚落發展上扮演著極度重要的角色,正因如此,挖赤嘴、撿紅蟳、佈網放籠等撿拾漁業,以及在濕地、潟湖裡築堤為界、築海為填的養殖漁業,成為台江地區沿海居民共同的回憶,並形成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環文蛤的衣食住行育樂
  在眾多的台江濕地美食奇珍海錯中,台江人口中的赤嘴,就是環文蛤(Cyclina sinensis),環文蛤屬於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環文蛤生長在溫暖水域,分布的範圍極廣,是東亞沿海常見的泥灘地貝類,從朝鮮、日本、琉球群島、中國大陸沿海、臺灣、海南到東南亞一帶都有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稱呼,臺灣俗稱赤嘴仔、赤嘴蚶,大陸稱青蛤,俗稱海蜆、黑蛤、鐵蛤、牛眼蛤,而日本就叫オキシジミ(大的蜆)。
環文蛤的外殼
  
  環文蛤外殼近圓形,殼長不到4公分時殼長一般略大於或等於殼高,當殼長超過4公分時殼高一般略大於殼長,殼長最大可達6-7公分。殼面圓凸,殼質薄而堅,兩殼幾乎相等形狀,外殼面有同心生長紋。殼表顏色有白色、粉紅色、紫色、棕色、淡黃色和黑色,1公分以下的一齡貝多呈紫色;殼色與底質密切相關,含泥多的底質,殼皮呈黑色,粉砂底質則殼呈白色。殼內面邊緣具有整齊的小齒,左右兩殼各有主齒3枚。它的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而碳酸鈣的外殼也具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制酸止痛等中藥用價值。
環文蛤的棲地

  環文蛤的棲地大多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在退潮時會露出水面或接近高潮區和中潮區的泥沙地潮間帶,或潟湖內灘地,台江地區即有環文蛤需要的棲地。它的適應性強,在上述潮位粗砂、粉砂、泥沙的底質中均能生長,喜歡潮水流動、水質乾淨、底棲矽藻豐富的水域。環文蛤有相較文蛤較長的水管,完全伸長的水管約為體長的2-3倍。潛沙時,身體前端向下後端朝上,以斧足鑽沙,將殼埋棲於泥砂中,退潮後,泥灘表面會有一個橢圓形因水管伸出所形成的小孔。埋棲深度隨季節、個體大小以及底質而異,一般在9-16公分。夏季掘棲位較淺,冬季較深;同一季節,在細粉砂底質比在砂質、泥質埋棲為深。鑽潛在沙中時,雙殼微張,斧足和水管伸出,一旦感受到外界刺激,水管迅速縮進殼內,以防止外界的侵害。環文蛤跟沙地上的花蛤不一樣,較少爬出泥表「跑流」,所以移動遷移能力很小。
環文蛤的食物

  環文蛤的食性主要以濾食為主,潛居在泥地裡,伸出長長的出入水管在底質表的水層,將海水由入水管引入,水會進入殼內外套膜腔中,經過成對瓣鰓上鰓絲的過濾後,鰓上的纖毛會將由水層中過濾下來的藻類運送至位於前方的口部,在口部的唇瓣收集下,將食物和黏液一起送到口內進入胃中。從胃內含物來看,主要以矽藻為食,包括新月菱形藻、圓篩藻、羽紋藻、扁藻、舟形藻居多,偶還有不少橈足類的殘肢和有機碎屑等,一齡貝和成貝對食物種類並無嚴格的選擇性。環文蛤和其他泥灘地的貝類,都是泥灘地生態系的一員,除了濾食水中浮游植物,擔任一級消費者的角色,也濾食水中的有機顆粒等有機碎屑,成為食碎屑者;同時,它也是灘地生物的食物,濕地上的獵食者如玉螺、紅蟳和沙蠶等都可造成環文蛤死亡。此外,環文蛤也曾被記錄是吸蟲的中間宿主。


環文蛤的繁殖和發育
  台江地區的環文蛤生殖季約在8-9月,環文蛤雌雄異體,從外殼看不出差異,若打開緊閉的雙殼,2-3公分以上性成熟的雌性個體生殖腺呈粉紅色,雄性生殖腺呈現淡黃色,以鑷子夾取性腺一小塊,滴上海水後呈現白色混濁狀為精子。卵子為微粒狀,呈圓球或橢圓形,卵徑93.8μm。精子以鞭毛游泳,附著在卵細胞周圍,受精後開始胚胎發育,經過8細胞、16細胞、32細胞等多次分裂,胚體呈多細胞,發育到胚胎內部沒有空腔的多細胞階段稱為桑葚期。此時卵裂繼續,胚胎發育進入囊胚期,囊胚期胚胎周圍密生纖毛,胚胎開始轉動,隨著部分細胞內陷,形成原腸胚期。接著胚胎長出纖毛環,中央具有鞭毛束,在水中直線運動,為擔輪幼蟲。胚體發育到面盤形成,D形外殼披覆在二側,外型輪廓呈D形,在正常環境條件下,約16小時左右會發育至D形幼蟲期,此階段腸道連貫發育完全,開始進行攝食、排泄,浮游在水表層。當幼蟲發育至殼頂幼蟲期時,開始著苗,約在受精第3天,會伸出伸縮活動的初生足,此時面盤仍然存在,初生足和面盤交替運動,最後面盤萎縮退化,匍匐爬行過渡,為匍匐幼蟲期。此時足部是唯一的運動器官,水管開始形成,受精第7天伸出出水管,第20天伸出進水管,由單水管發育為雙水管。此時殼形和內部結構與成蛤相似,生活習性已和成貝一樣為潛沙掘棲,進入稚貝期,加入濕地成為濕地生態系的一分子。

  著苗後的稚貝在食物充足的前提下,一到三個月的幼貝長度可長到約0.3-0.5公釐,隨著長外殼而跟著變大,約略可以從殼表面的生長輪和透光層次觀察到的明暗帶,以及調查樣本的族群組成來從貝殼大小推估環文蛤的年齡,一齡貝殼長度約1.4-2.4公分,二齡殼長約2.5-3.6公分,三齡殼長約3.6-3.8公分,四齡殼長約4.0-4.5公分,五齡殼長約4.5-5.0公分,六齡殼長約5.0-5.8公分,七至八齡殼長可達6公分以上。稚貝至一齡貝階段生長比較快,據推算自然生長的個體在殼齡越大有生長越慢的情況。

 
濕地演替和經營管理間的拉鋸戰
  環文蛤整個生活史都在濕地裡完成,濕地的底質是灘地上底棲動物如貝類賴以生存的空間,覓食和棲息的重要場所,因此,灘地底質環境的優劣會直接關係到環文蛤生存的成功與否。環文蛤是濾食性動物,具有很強的濾水能力,帶動了水體環境的生物沉降,引導水體中有機懸浮顆粒加速向底層沉降和積累,有機物的蓄積也會使底質硫酸鹽還原反應旺盛,底質中硫化物的含量增加會引起生態環境的惡化,甚至造成底棲動物死亡。

  在濕地的演替過程中,底質的沉積會加速濕地的老化,且伴隨濕地群聚組成的改變,因此對於環文蛤的棲地環境經營管理必須有整體考量。目前台江國家公園的十份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如同其他沿海灘地上環文蛤的天然棲地,受到鄰近土地的養殖利用,以及河川水體帶來的上游營養鹽與懸浮物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不同程度的營養鹽蓄積。營養鹽蓄積將導致水質優養化,形成缺氧環境,底質內硫化物將經由硫酸鹽的異化還原過程,或微生物分解有機質中的含硫氨基酸之過程而產生有毒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這些底質中的硫化物透過釋放、水體對流等方式進入水體,並與水生生物如魚類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成硫血紅蛋白,降低生物體中血液的攜氧能力。此外,硫化物對水生生物的鰓組織具有很強的刺激和腐蝕作用,會使其組織產生凝血性壞死,甚至導致呼吸障礙,最終窒息死亡。硫化物對底棲動物如環文蛤具有較強的毒害作用,並可能造成低敏度的環文蛤大量死亡,因此其含量高低是評估環境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

 
基於科學的管理策略
  濕地底質環境變化是沿海泥灘濕地生物所面臨的風險因子,為濕地生態帶來潛在的威脅。因此,面對沿海灘地底質老化,必須要以科學理論和謹慎操作來進行環境修復,透過研究及應用物理和生物等多元修復方法改善底質老化問題,以維護濕地生態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