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地名裡面藏著什麼?發現台江地名裡的秘密

  • 發布日期:110-11-10
  •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科
  • 點閱率:830

  台江範圍裡,有許多被命名為「寮」、「股」、「份」的地名,古地圖裡有產業相關的地名,如「鹽埕」、「塩場」、「塭岸」、「養魚場」、「蚵寮」等,還有陸續移居此地的人將原鄉的地名帶來新開墾的地方,如「虎尾寮」、「十份塭」等。為了更進一步瞭解地名與地理環境、產業的關係,本處委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劉正元及吳玲青兩位學者,以地名為主題寫成專書《行踏台江,地號名講古》,行文中將援用這本專書來看待、探究因地景變遷、人群移入所賦予的地名,如何再現一個地方的社會歷史文化脈絡、空間認知的關係。

  「台江」一詞乘載了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多變下的定義,台江一詞是什麼呢?從清代方志記載可見:「台江在邑治西門外,汪洋渟滀,可泊千艘。南至七鯤身,北至諸羅蕭壠、茅港尾,南受各山溪水,外吞大海。」在清康熙雍正年間,它原是一個廣大的內海,大約1萬5千公頃,是一個廣義的地名,當時不僅可供小型的渡船行走,甚至是中國來往臺灣的船隻在進入台江後,仍可直抵府城的大井頭,因而有「汪洋浩瀚,可泊千艘」的記載。但後來因為許多因素,有人口壓力所衍生的人群流動開發,也有日後強風豪雨對下游土地所造成的損害,內海逐漸陸浮,最後形成現在看到的魚塭、鹽田景象。

  這一大片浮覆地歷經墾民多次開發,形成許多新聚落,日治之後除沿用清代地名外,更陸續增加幾個地名上的特色,以安南與七股為例:一、以「寮(藔)」為地名的比例大幅增加,顯示人群移入定居的情形持續增加;二、二十世紀初增加了「崙」這個地名,如沙崙腳、青草崙,顯示曾文溪河道改變後造成的地形變化;三、以「塭」為地名的比例增加;四、以人群結合模式命名的「股」、「份」地名,反映了開墾過程中人群結合的方式。以三股為例,由三位主要的人物作為股首入墾的地方就稱「三股」(位於臺南七股,清末時由黃當、黃己、黃我於此地墾塭)。這些新成的地吸引了人們前來拓殖墾荒,集結人力共同開墾,幾個人為首「合股」(也就是集合資本,共同經營事業)。因此,從地名緣由我們得以看到台江有著這塊土地上少見的二次移民特徵,由北而南、由東向西大規模墾拓的歷史過程。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台江地區的若干地名跟「山」有關,例如位於七股頂山里的「蚶寮山仔」、「頂山仔寮」、龍山的「下山仔寮」等,皆是靠海邊的聚落,而從此地望去,所見之處並沒有山的存在啊?從地名調查的結果得知,山頂這個稱呼似乎普遍存在西南沿海的居民當中,作者之一的劉正元老師寫道:「訪談中有位老婦人就說她是從附近的『山頂』嫁過來。」;另也有訪談到在地耆老(代天宮廟公陳河川),說:「彼陣出去就是海,入來有『沙丘』較懸,阮這爿,海邊看入來若像一粒山tī遐,較懸咱tō講山lah。」意思是說以前這裡出去就是海,進來看到沙丘,從海上望過來,這裡就像是一座山,比較高的地方就稱為山。書中另一位當地人士向劉老師說明:「山頂是口頭禪,從我們這邊要去佳里也說要去山頂。我們這邊是海邊,只要往內陸走就說是要去山頂。」。

  上述這些當地人所稱或自稱的「山頂」或「山頂人」,是因為從漁民的視角而言,從海上看陸地猶如小山一般,說明了地形上雖沒有山脈,卻為有山之命名提供了最佳說法。佐以《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所示:「山對漁民而言即是陸地,和漁民稱非漁民為山頂人的意義相同。」從這句話與田野調查當地人所認為「山」的說法來推測,這些當地移居者本業應為漁民,看地形即知當地適合養蚶蛤、捕魚,也因為陸地對漁民而言意味著山的緣故,爾後搭寮在此定居後,依習慣將「山」拿來作地名命名。

  《行踏台江,地號名講古》一書亦收錄在地若干微地名,每個地名都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認識這些已鮮少人知的在地地名,透過寫成書是讓在地知識流通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因此在成書之後,也寄送給台江地區國中小學及圖書館,以期能夠作為鄉土教學用途,並為地方知識的建構盡一份力。推薦大家跟隨兩位老師的足跡,從這一本書來瞭解地名跟台江的人群、產業、社會跟空間認知的關係,看見早期人為開發概況及現況,認識這塊土地,記得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