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戰後的台江

分類
閱覽台江 歷史
其它
日治末期及戰後,鹿耳門溪淤塞,鹽水溪上游兩側土地陸續被開發及開闢公路導致河道縮小,因而造成漂沙大減;而曾文溪上游相繼建築了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南化水庫,將原本曾文溪上游會隨著流水往下游移動的河沙沉澱在水庫裡,因此河川所能挾帶入海的泥沙量明顯減少。再加上近年於鹽水溪出海口南側鯤鯓湖建設了遠洋漁港及多功能港口-安平商港,以及在鹽水溪出海口北側處埋設臺南科技工業區廢水排放管,造成「突堤效應」。突堤效應再加上海浪衝擊海岸效應,對整個臺南地區海岸線已經產生嚴重的侵蝕現象,海岸線近年來不進反退,雖然目前臺南地區海岸線多已築人工護堤,但海水仍不斷侵入和嚴重欠缺漂沙的結果,防風林面積因而縮小並有海岸線往內移的現象。
七股曾文溪溪口與頂頭額汕之間於民國50年代大多闢為魚塭,而青鯤鯓與青山港汕之間的七股海埔地,在民國60年代也大規模開闢為鹽田。民國83年北線(汕)尾地區的安順鹽田被規劃為臺南科技工業區後,大面積的填土造地,濕地景觀更受到相當的破壞。
台江內海陸化後其水域面積大量消失,僅留下七股潟湖、鹽水溪口的四草湖及當時三鯤鯓位置的鯤鯓湖(今安平商港);至於外圍的沙洲,如今也僅在七股潟湖及曾文溪北側出海口可見,而新浮崙汕、頂頭額汕、網仔寮汕、青山港汕西側臨臺灣海峽處正面臨侵蝕而逐漸消失中。西元1904年時頂頭額汕沙洲面積不小,估計長約6.3公里,寬最寬處約1.2公里,沙洲上有鯰寮崙、沙寮、頂頭額等聚落,但至1990年時,頂頭額沙洲寬約0.5公里,長約4.7公里,原聚落如今已消失不見了。

台江內海因受暴風雨侵襲而逐漸淤積形成的沼澤地與海埔新生地,曾被大規模開闢為魚塭與鹽田,隨著大環境的改變,養殖業與鹽業的人工成本提高,缺乏現代商業競爭力,迫使臺鹽於民國80年代擬出停止曬鹽的計畫,而魚塭養殖業亦受到成本壓力與環境影響,年輕的一輩認為養殖工作辛苦、冒險且收入不穩定,因而逐漸放棄從事養殖,以致多數魚塭呈現棄養狀態。沿海傳統產業的沒落卻讓自然環境得以休養生息,生物生態逐漸豐富多樣化,使得台江孕育出兩個國際級濕地─曾文溪口濕地與四草濕地,以及兩個國家級濕地─七股鹽田濕地與鹽水溪口濕地。為保留如此珍貴的生態及文化資源,經地方環保團體許多年的爭取,內政部於民國98年10月15日公告成立「台江國家公園」,並於12月28日正式揭牌。從這時刻,整個台江地區邁向一個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