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追尋風中旅者K97

  2010年4月下旬,一對黑面琵鷺夫妻終於選擇韓國仁川市新建的南東工業區蓄水池人工島為牠們倆情相悅共築愛巢的地方。此人工島原先設計是景觀設施,卻讓附近的黑面琵鷺、鸕鶿族群中意,2009年開始有24個巢,近年已超過100個巢,現已改稱「黑面琵鷺島」;觀察此島的位置,距離岸邊50公尺,人為干擾少,蓄水池周遭及鄰近河邊的覓食區距離短,距離河邊3公里,海邊6公里,方便親鳥覓食,不需浪費在飛行消耗,另外韓國保育人士又提供足夠的巢材,應是獲得黑面琵鷺中意的主因;韓國保育團體建議仁川市政府繼續增建第二個人工島,提供黑面琵鷺繁殖使用,2018年已完成,面積更大。

  這對黑琵夫妻決定在島上東南斜坡大岩塊間一個較平坦的位置開始布置牠們的愛巢,建巢用的樹枝不易獲得,幸好幾位人類朋友適時運來一堆巢材,不然得飛好遠去搜集。好幾次的激情終於有了結晶,2010年五月初,3個潔白的蛋陸續生下,5月9日這對夫妻開始輪流孵蛋,負責孵蛋的三不五時要翻動蛋使溫度均勻,沒孵蛋的一隻會飛到附近泥灘地覓食或在巢邊打個盹,有時會互相理羽連絡感情,順便告知那裡較方便覓食。6月4日第一隻破殼孵出,6月5日第二隻陸續孵出,第三個蛋沒動靜只好放棄,蛋殼得啣到遠處丟棄;兩隻雛鳥的孵出,爸媽的工作可增加許多,巢中一隻負責保護與保溫,外出的主要工作變成找到高營養的食物先行消化,回到巢後可立即餵食雛鳥,通常雛鳥會把嘴喙伸入親鳥的喉嚨索食,隨著幼鳥長大,胃口可越來越大,親鳥外出覓食也愈頻繁。6月25日突然來了一群人類,他們不是要傷害這些雛鳥,卻在老大與老二的腳上掛上有顏色的腳環,老大掛上K96(白藍白)腳環,老二則是K97(白綠紅),腳環不會影響活動,開始幾天是感覺有些怪怪的。
 
韓國仁川市南東工業區蓄水池中的人工島
韓國仁川市南東工業區蓄水池中的人工島。人工島1是K97的家,人工島2在2018年新建。
 
K97的家―韓國仁川市南東工業區蓄水池中的人工島
K97的家―韓國仁川市南東工業區蓄水池中的人工島
 
 圖中No.18即為K97的家(Dr.Kisup Lee提供)
圖中No.18即為K97的家(Dr.Kisup Lee提供)

繫放當時K97的資料照片(Dr. Kisup Lee提供)
繫放當時K97的資料照片(Dr. Kisup Lee提供)
   
  七月初兩隻幼鳥還未能飛行,但可以在島上活動或到島邊灘地認識環境,7月21日老二K97已能跟著爸媽在退潮時飛到鄰近覓食區練習覓食,漲潮又飛回島上休息。K97個性比較獨立,8月24日以後已不回島上,可能飛到更遠的覓食區活動,而老大K96則一直到9月13日才離島。十月上旬親鳥帶領著兩隻幼鳥開始南遷,目的地是臺灣臺南,究竟這個家族遷移路線如何?無法得知,但根據有上衛星發報器的個體資料推測,其家族可能以長江口為地標,飛過黃海,有些族群可能在長江口崇明島稍作停留再往南遷移,由臺灣北部如新竹登陸,再繼續往南飛至嘉義或臺南,有些族群則不停歇的直接飛至曾文溪口主棲地。
 
K97在島上遊蕩的紀錄照片(Dr. Kisup Lee提供)
K97在島上遊蕩的紀錄照片(Dr. Kisup Lee提供)
 
K97於臺灣的第一筆紀錄是11月14日在臺南七股頂山,不幸的是,11月20日卻在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大池北岸結束短短188天生命。事後的檢驗並無發現肉毒桿菌毒素中毒或禽流感陽性反應,只有頸部有瘀血情形,推測可能是撞擊電纜線,傷重死亡。許多鳥類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第一年的幼鳥通常由於覓食、飛行技巧尚未純熟,夭折率最高。(本文作者: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郭東輝先生,資料及照片由韓國Dr. Kisup Le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