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台江演義-人、濕地與黑面琵鷺

  • 發布日期:111-01-10
  •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科
  • 點閱率:1423

邱郁文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

  每年九月底至翌年四月,黑面琵鷺由北方飛至臺灣、香港和越南等地度冬地,其中臺南七股曾文溪口北岸濕地是牠們主要的避冬棲地。黑面琵鷺是目前全世界6種琵鷺中,數量最稀少的種類。過去由於七股工業區及濱南工業區等開發案可能影響到黑面琵鷺棲息地,於2002年經農委會公告劃定634公頃的「臺南縣曾文溪口黑面琵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其中300公頃為「臺南縣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動物保護區」,以保護黑面琵鷺所需的生態資源。而在2009年,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被納入臺灣的 第八座國家公園之台江國家公園中之生態保護區,台江處開始擔負起生態保育、教育及維護當地珍貴生態資源的責任,並提供國內外保育專家學者參與研究國際性遷移物種:黑面琵鷺之研究場域,也因此吸引眾多國內外賞鳥人士群聚目睹親見這瀕危物種。

  自國家公園成立之後,雖然保護區範圍重疊,但台江處與臺南市政府業務分工合作,依「109年臺南市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保護區保育計畫書(修正版)」規範,各依法規共同管理保護區。台江處依國家公園法及濕地法辦理各項經營管理任務,市府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執行相關業務,包含保護區巡護及野鳥救傷等,建立機關共管良好的典範。共同目標就是 1.保護曾文溪口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覓食環境。 2.提供學術研究教育園地。3.依資源永續利用之保育原則,結合當地居民、學校、研究中心等資源,推廣生態旅遊休閒計畫。4.使本保護區融入社區整體營造,發揮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

  這一片位於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保護區,擁有豐富的濕地和魚蝦貝類資源,因此野生動物保護區成立之初,於保育計畫書規範,黑面琵鷺離開或北返之季節,允許設籍於本地(七股)或實際從事生產作業之漁民,進行既有漁業行為,目的是為了避免人為活動干擾避冬的黑面琵鷺。在台江國家公園成立後,秉持積極保育、有效管理、明智利用作為保護區管理的原則,並考量到人類的經濟活動也是生態的一環,因此台江處延續於每年非度冬季(5月15日起)開放七股漁民進入主棲地採捕經濟貝類(環文蛤、文蛤、竹蟶),並協助製發採捕證給漁民,確實辨識身分並保障漁民權益,同時兼顧保護野生動物和生態資源之餘,並保全漁民傳統漁業經濟活動。開放期間,並同步進行資源監測,逐年進行科學數據的收集分析,調整開放策略辦法,抓大放小(2齡以下禁採)、避開八到十月的繁殖季等策略,俾利貝類資源永續利用。導入滾動式管理,依資源變動狀況,規劃分區,北分區為禁採區、南分區開放採捕,爾後依每年度環文蛤族群調查結果,調整開放採捕區域,確保經濟貝類資源永續利用。

  但是隨著環文蛤的開放採捕定期監測,由漁民採捕量及研究人員的族群監測資料發現,除了環文蛤的肥滿度降低,同時管理處也從漁民的訪談中了解環文蛤的族群似乎有變少的狀況,這些資源微小變化等蛛絲馬跡,讓台江處不敢掉以輕心。接下來無數日夜,透過研究團隊掌握每次下灘地調查機會進行勘查,同時也發現灘地底質有些變化。除了表層細泥變厚之外,底泥的還原層黑土層變深,接下來開始由內部討論,也和研究團隊進行許多次大大小的試驗和測量,以及水質分析及底泥粒徑比較,抽絲剝繭最後找到問題的可能起源,所有線索指向-泥灘地淤積水質交換不良。

  由於濕地環境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植物組成也會改變動物相,灘地底質高程變化後鳥類可利用的環境會隨著濕地演替而改變,而紅樹林的拓展支持根和氣生根會攔阻水流,增加底質沉積速度,植物體凋落後造成底土增高、相對水位降低,最後濕地植物逐漸被陸生植物取代而逐漸陸化,陸化後水鳥也會被陸鳥取代。而黑面琵鷺保護區本身受到僅有西側水門且為唯一與海直接相連通的出入水口,而東側魚塭涸池時候的排水都是經由水圳往濕地流注。因此,若要維持黑面琵鷺最佳的棲息環境,須以人力量控制濕地的陸化的自然演替,維持保育黑面琵鷺的利用目標。因此,在適當的時機必須對棲息地有所介入和管理。

  為了堅守黑面琵鷺保護區的核心目標,台江處和研究團隊規劃並展開了”陸海空三軍”和”政戰”的挽救黑面琵鷺大作戰。首先以整合了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進行濕地內水生生物以及鳥類利用及食餌的研究、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進行濕地的高程淤積現況、潮汐漲退時的水流交換,並以空拍機空拍,比對衛星照片進行紅樹林植群拓殖變遷的研究,而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管理學系針對各個流進出水體的水質及底泥的生化因子進行檢驗分析。經過一年的努力,整合所有資料抽絲剝繭,找出問題癥結。團隊發現保護區面臨到的威脅包括底質淤積、東側魚塭養殖廢水的注入、進出水口的交換率不佳為主要因素,導致紅樹林面積較10年前擴張了30倍(達到4.3公頃),落葉枯枝及氣根和支持根攔阻水流,更吸收了來自東魚塭的營養鹽及沉積物,這樣的惡性循環,灘地一步一步劣化,改變了黑面琵鷺原有的棲息環境。研究人員同時也發現了在二月時候灘地內開始有龍鬚菜出現,隨著氣候變暖變熱,龍鬚菜在濕地中吸收了水中的營養鹽轉化成藻體,面積逐步擴展,最後會在七月到八月達到覆蓋高峰,甚至有些區域會達到覆蓋率百分之百之外並形成後厚厚的一層藻床。茂密的龍鬚菜可以把水中過多的營養鹽轉化成可以讓動物棲息並且食用的物質,同時去也是過去居民會退潮時下灘地撿拾垂手可得的濕地食材。但是,豐厚茂盛的龍鬚菜會在五月後癉暑酷熱退潮時的灘地,族群衰退腐敗而在灘地形成缺氧的還原層。

  幾次討論後,台江處和研究團隊都有了共識,就是要對棲地進行適度調整改善,包含灘地微棲地調整及紅樹林植群管理是當務之急,但考慮到保護區範圍是國家公園法之生態保護區,也是野生動物保育法之「臺南市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保護區」,同時也是許多保育團體所關注的生態熱點,因此要進行保護區內棲地調整改善工作,除了要優先避免機具下灘地干擾之原則外,與權益關係人妥適討論及取得共識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啟動了”政治作戰”,透過研究團隊協力,台江處開始動員並規劃了系列權益單位參與討論會議,包括和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及林務局溝通協調,並與水利署第六河川局溝通以集思廣益,如何透過水門管理來強化保護區內水體交換;也和當地的台南鳥會和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等民間組織說明做法和保育作為的必要性,並且和地方社區及魚塭養殖戶進行友善養殖及導入濕地標章。讓關心黑面琵鷺的人們都同時了解這一塊主棲地目前面臨到的生態困境以及可能解決的辦法,並且積極管理做法之最大共識。

  在台江處努力與各單位溝通的過程,同時也透過研究單位開始尋思,要如何降低對底棲動物的影響,同時又能有效地營造出理想微棲地的工法?這時候東魚塭的文蛤池給了研究團隊重要的靈感,調查時發現文蛤池在採收時,會在膠筏上架著高壓幫浦,然後利用幫浦產生水柱沖散底泥,同時將潛藏底質內的文蛤沖出來,於是研究團隊和採收文蛤的工班討論,選擇在漲潮時把竹筏和機具吊運進入灘地,然後直接划進到要營造潮溝的目標區域,用水柱精準的沖出潮溝。另一方面同時逐步抑制紅樹林,以手動方式先鋸斷紅樹林的地上部,並且以碎木機將枝幹葉現地碎化,再砍斷支持根及氣生根,最後在紅樹林密生區以抽泥的方式抽出一個潮池,過程中並把根系全部移除。趁著黑面琵鷺北返的夏季空檔,工作人員在嚴日下或豪雨中努力地趕在黑面琵鷺返回度冬前,在灘地上完成潮池和潮溝的微地形營造,希望能在低潮時的灘地上多出能夠把水留住的潮溝和潮池,提供蝦蟹魚貝棲息,創造出不同的水深讓水鳥和黑面琵鷺在裡面休息或覓食。

  在灘地微棲地試驗進行的同時,研究團隊和諸位權益關係夥伴也在思考如何能讓濕地的經營管理更能實踐明智利用,夏天時候局部底質劣化,是令人頭痛的事,研究人員發現保護區的灘地上,每年從二月開始就出現零星的龍鬚菜苗,隨著日子變暖,龍鬚菜同時發揮生產者吸收水中營養鹽的功能,藉著光合作用藻體快速成長,而在灘地上的覆蓋率逐月越來越高,到了七、八月時龍鬚菜產量達到顛峰,八月過後接下來的高溫會逐漸讓龍鬚菜凋蔽腐敗,大量的死亡龍鬚菜在低潮時堆積腐敗的藻體造成部分灘地底質劣化。因此,如果在這些龍鬚菜衰退時進行採收,那應該可以改善水質和底質。因此,龍鬚菜實驗也開始展開,研究團隊在取得採捕研究試驗前提下,進行明智利用的評估工作,同時開始到社區進行龍鬚菜採收時機的介紹和採收後的利用,並且委請社區媽媽協助研發龍鬚菜料理食譜,希望能夠讓社區民眾實際參與龍鬚菜資源管理與利用,目標是讓灘地上的龍鬚菜族群到達成長高峰前,避免成為危害底質的汙染源,或可進一步將這些龍鬚菜轉化成特色食材。透過團隊在這共同目標下開始到社區進行推廣說明會,在有吃有玩的歡樂與期望過程中,參與說明會的社區媽媽都真心希望開放採撈龍鬚菜時能夠大展身手。這個方式可以讓居民一方面參與維護黑面琵鷺的棲地品質,另一方面更能夠恢復撈取利用龍鬚菜的傳統食材,而成為地方的特色活動。

  黑面琵鷺保護區,印證了濕地是自然給人類的寶庫,也是許多動物棲息生存的場所,而人類的拓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濕地自然的物理或化學循環,而改變或破壞了濕地原有的功能,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的功能,為了明智利用的目的,經由科學的證據、提出適合的方式,經由公部門跨單位合作有效的溝通協調,找到一個新而善與濕地相處的生活方式,達到永續利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