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台江內海原為西南部沿海一處廣大潟湖,可採捕魚貝、種蚶養蚵,也可通航舢舨、竹筏,載運貨物往來。1820年代內海大規模浮覆後,劇烈的環境變遷,不僅牽動附近聚落的住民移居,更發展出曬鹽、魚塭養殖、旱作等豐富產業與人文景觀,進而形塑出當地極具特色的飲食傳統(foodways)。所謂鄉土食(local foodways),意指因應特殊風土環境、人文要素等所發展出具歷史傳統的地方性食物料理,包含食材、菜餚、取食、烹調的技法、知識,以及與飲食相關的意識。這些飲食傳統是本地重要的生活記憶,更承續地方社會的文化傳統、知識與技能,具有轉化為觀光資源潛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重要型塑部份。

自然環境的多變與內海浮覆長期對該區飲食方式、生業造成重大影響,亦可見居民的飲食方式與其他沿海地區飲食有很大不同,經調查研究所示,目前可歸納之特徵如下:

食用魚種的差異

因台江地域地形的限制以及淤積,受自然環境變化影響劇烈,近海漁業較不發達,故進行沿岸採捕及養殖漁業,因此食用水產種類也與其他沿海地區不同。一般居民較少食用烏魚、土魠魚,而以養殖的虱目魚、豆仔魚、蚵、文蛤,及沿海捕撈或採集的魚貝類為大宗,如土黃仔(環球海鰶)、金錢仔(小牙鰏)、三角仔(短棘鰏)、沙腸仔(多鱗沙鮻)、青鱗鰮、赤嘴仔 (環文蛤)、竹蟶、鐵釘螺等,魚體雖小、市場價格低,但數量豐富,取用方便,便成為日常重要的副食品來源。

醃漬品豐富

臺灣各地早期飲食生活中均可看到醃漬品的食用,然台江地區的醃漬品在種類、數量上明顯豐富,較其他沿海地區更仰賴大量醃漬物,原因即是環境的困頓以及充沛的鹽產。特別是「鮭(kê)醬」製作,即以生鮮水產品魚貝類醃漬成膏醬,此特殊的食材保存形成一種地方風味;而蔬果類亦常醃漬保存,如澎風豆(硬莢碗豆)、越瓜、西瓜綿(幼苗)、芒果、大頭菜(蕪菁)、高麗菜、蔥蒜等,是此地域食物顯著特色之一,也是居民為克服環境生存之法。

節慶食物的儉省節約

台江地域早期因食物資源缺乏,居民在節慶食物上甚為節約樸素,與臺灣其他地區節慶時力求豐盛有顯著差異。此外,清明、端午、中秋時的節慶食物,也以簡單或在地食材來做準備,如清明以高麗菜葉作潤餅皮,端午不包肉粽,以皇帝豆粽取代,幾乎僅在結婚嫁娶時才有較澎湃的辦桌並到臺南市區做餅。

救荒食物種類多

由於台江地域土地貧瘠且頻繁發生水旱災,引起多次饑荒,然而自然環境造成的困境,卻也讓此地居民對於救荒食物的使用,經驗相對豐富,常利用野菜如刺莧、鳥莧、馬齒莧、烏甜菜(龍葵)、黃麻葉、番薯葉等入菜,經烹調得宜味道亦十分鮮美,救荒食物通常是當地具強大生命力的野生植物,屬特殊條件下才被取用。頻繁的饑荒經驗,促使當地許多耆老擁有豐富的救荒食物知識,這些經驗與知識亦可轉化為新的文化資源。

綜言之,早期台江地區居民在食物資源的採擇、食材的處理、食物的烹調與保存力求應變技巧,以克服嚴苛的生存環境,這樣的在地食物製備可說是一種地方知識的展現。

台江上菜

總長約15分鐘,由導演李瑞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玉箴助理教授、中研院臺史所曾品滄副研究員研究團隊共同而成,再現地方食物技藝/記憶。
台江地區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