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們能幫您甚麼忙嗎?

三股里

社區簡介

三股社區名稱由來自清末黃當、黃己、黃我,三人合股開墾魚塭而得名。社區主要的 信仰中心為龍德宮,社區內保存許多早期的設施:早期的「食水堀」鯉魚池、碾米廠裡的木造碾米機、磚塔式防空警報塔等。

三股社區以農漁業為主,聚落周邊種植洋香瓜、蒜頭、蔥頭。社區西邊濱海約3000 公頃漁塭,主要養殖虱目魚、石斑魚、文蛤、牡蠣等。因此平常漫步在社區中,還有機會可以看到居民們在剪蔥、串蚵、鋟蚵、曬虱目魚一夜干等,能感受到農漁村的日常。

此外,三股社區發展協會近年推廣在地小旅行,結合當地產業推出「蚵學教室」、「偷挽蔥嫁好尪─蔥田挑戰X闖關解謎X聯誼」、三股社區X實境遊戲『時光的迴聲』等活動。

景點介紹

自然景觀

紅樹林保護區

紅樹林保護區位於七股溪出海口兩側,面積約10公頃,是以海茄苳為主要組成樹種的純林。

在河口邊發育的紅樹林,每天要忍受潮水漲退潮的嚴厲考驗,環境乾溼度的改變相當劇烈,所以又有「潮汐林」之別稱。由於位於出海口附近,河川上游累積的腐植質與營養鹽讓紅樹林的土質相對肥沃,因此在這裡可以看到紅樹林孕育的豐富生態環境,像是彈塗魚、招潮蟹等,也因為七股居民多以養殖漁業維生,吸引大量以魚類為主食的白鷺鷥、夜鷺及黃頭鷺前來棲息,形成鷺鷥林的特殊景觀。

為了讓喜愛大自然的遊客能夠欣賞此美景,政府特於此設立三層樓高、視野極佳的賞鳥亭,除此之外,沿著七股溪旁也設有單車道與竹筏造型座椅,提供遊客使用。

七股潟湖上的沙洲防風林  七股潟湖的浮棚式蚵架
七股潟湖

七股潟湖為古台江內海遺跡之一,由於曾文溪的四次改道,台江內海淤積陸浮而造就今日的潟湖景觀。七股潟湖為全台最大的潟湖,面積約1600公頃,當地人稱之為「內海仔」,是由頂頭額汕、網仔寮汕、青山港汕,與十份、三股、龍山、鹽埕、西寮里等海堤所圍繞形成的內海水域。

沙洲的天然屏障與保護,讓潟湖內相對風平浪靜,兩處潮口帶來活絡循環的海水,讓居民能利用潟湖優良且無污染的水環境優勢,在此搭蚵棚、拋網捕魚,形成獨特的產業文化。

七股潟湖造就了得天獨厚的養殖環境,也孕育了豐富的生態:如魚、貝、蚵、蟹、蝦、紅樹林、白鷺鷥,以及國際級的貴客-黑面琵鷺,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生態觀光旅遊,形成自然資源與經濟活動結合的良好典範。

三股溪
三股溪

「三股溪」為七股區三股里與十份里的分界,在龍雄三號橋下與七股溪匯流後注入七股潟湖。過去,居民將竹材結成竹筏後順流而下時經過此溪,因此稱為「放竹溝」,而現在,三股溪也做為兩側魚塭近排水的渠道,因此也被稱作為「大塭寮排水路」。

在三股溪注入潟湖之處,有三座紅樹林小島,而從三股溪口直到十份里附近,河道兩旁都可見到壯觀的海茄苳紅樹林所形成的綠色隧道,這裡是許多鳥類棲息覓食之地,也是當地重要的賞鳥區。遊客可以沿著「探索十份之心」環村自行車路線,便能一窺這條美麗的小溪。

宗教設施

龍德宮

龍德宮位處三股里東側,祭祀圈涵蓋整個里,庄廟大小事由12個代表組成信徒大會,負責決議及運作庄廟相關事務。這裡是三股里的信仰中心,也是重要的是生活市集,每天早晚都有菜販、豬肉、生活五金、服飾等攤販在廟口叫賣,因為有固定的時間及規模,所以也吸引了永吉里、十份里的民眾前來消費。

龍德堂主祀天上聖母,民初時期兼作學堂,有「公厝」之稱,由於「公厝」年久失修,故在信徒的努力下,於民國82年,建造出富有忠孝節義教化功能,且充分展現藝術氣息的廟宇。

龍德宮屬於西港刈香的信仰圈,因此每逢丑、辰、未、戌年,各廟將集結96庄神轎、藝陣繞境。三股為參與西港刈香,於民國65年特成立跳鼓陣,傳承至今,亦成為三股在地文化藝術特色之一。

五營樹

一般稍有規模的大廟,都有五營兵將的配置,五營又分內五營與外五營。內營即是祀奉於宮廟中的「五營首」、「五營旗」或「三十六官將頭」,為隸屬於主神的近衛軍。外營為設於聚落外圍與宮廟附近的厭勝物(避邪物),為主神派遣的聚落防衛軍,通常有規模的大廟才會有,一般安置在各村庄東、西、南、北四方的交通要點,除了巡邏禁止惡鬼入侵村莊,也是大廟間彼此劃分管轄範圍的依據。

而三股社區龍德宮即有外營的配置,分別坐落在聚落的外圍,外營的形式以東營、南營、北營的榕樹為營,西營則是小祠的形式。

社區地景

三股入口意象

若由台17線轉進南38縣道,即可在轉進三股社區前看到三股入口意象矗立在路旁。三股入口意象的裝置藝術是紀念當初先民開墾三股的樣貌,最早三股原為台江內海的一部份,清道光年間以來曾文溪多次氾濫,並於1823年曾文溪改道,內海陸浮、海岸變遷,淤積的陸地稱為「菅仔埔」,附近以樹仔脚為主的各聚落居民,因為洪水為患先後被迫往此地遷移請墾魚塭。在清朝末年(1877年),由黃當、黃己及黃我3人合股,共同開墾公地西側的淡水魚塭「新圍仔塭」,也稱作「三股魚塭」,三股地名也因此而來。

生態池

農委會為推廣農村生態保育,選定在台南七股區三股社區的行政院退輔會佳里榮民之家,閒置社區聚落內的空地與池塘,美化成生態池公園。生態池周圍鋪設步道、設置休閒椅及其他公共設施。期望藉由社區計畫執行成果與經驗分享引發各社區學習效益,將農村生態保育經驗擴散至轄區各社區,吸引其他共同參與生態保育事務。

赤嘴彩繪牆(蚵南阿嬤家)
赤嘴彩繪牆(蚵南阿嬤家)

三合院建於民國49年,為三股前村長黃吝所建,其黃姓家族最早是由樹仔脚(樹林村)搬遷至三股。本間三合院為建築年代較晚近的「出步起」形式,為了達到防風的目的,在三合院屋簷砌有女兒牆,用來鎮壓屋簷,免於被強風掀飛。而三合院南側面臨路口的牆面,有許多用赤嘴仔殼裝飾的圖案,成為社區美麗的赤嘴景觀牆,為2013年底完成的水保局營造點。另一側西邊的舊豬寮與蚵寮,則是2017年銘傳大學學生與三股社區合作參加台南築角計畫的作品,將豬圈的空間設計為展覽空間及DIY 教室,蚵寮周邊景觀進行整理,現提供給三股社區小旅行作為蚵農體驗的場地使用。

美食

三股海產街

三股海產街也叫做「炸海鮮一條街」,另外因位處七股二號橋附近,因此也叫做「橋頭海產市集」。

三股的海產街專賣內海網罟,以及現捉、現釣的新鮮活海產,例如:鮮蚵、風螺、草蝦、蛤蠣、紅蟳、鹹水吳郭魚、虱目魚、鰻魚、石斑魚等,由於食材新鮮且價格親人,除了本地人常來光顧外,也吸引不少外地消費者專程前來購買。買到的新鮮漁貨可以帶回家烹煮,或選擇現買現煮的代客料理服務,無論是要生吃、現炸、清蒸、藥燉等,各式的店家都可以提供符合你口味的代客料理的服務。飯店的食材、小吃的價格,這就是三股海產街獨特的地方。

三股海產街目前店家有仙益活海產陳仙撥、四季海產李建郎、橋頭海產黃天註、阿樂活海產黃樂、現剝蚵仔、現炸蚵嗲..等18家代客料理和活海產店家。

港口/碼頭設施

六孔碼頭
六孔碼頭

六孔碼頭位處三股里西北側,七股潟湖東南角,是南38線東側13號水路流入潟湖的出海口,因排水閘門(1號水閘)有六個排水孔而得名。

這裡規劃有觀景平台、膠筏碼頭等,遊客可以在此搭乘膠筏到遠處的網仔寮沙洲,體驗潟湖生態之美及在地產業風情。

自民國96年起,政府定期在六孔碼頭舉辦觀光「赤嘴園活動」,以生態旅遊作為核心規劃。近年更是擴大規模,結合農漁業及觀光產業舉辦「七股海鮮節」,以六孔碼頭為主場地,將活動範圍擴大至台江國家公園、七股鹽山、南灣碼頭、七股區公所及在地社區等,期待在促進在地產業發展的同時,亦讓參與民眾從中認識傳統產業與在地文化。

歷史古蹟

鯉魚池

鯉魚池位在三股里南側,原是庄民的「食水堀」古井,在自來水還沒普及的年代,提供沿海居民泉源不斷的井水,以及日常飲用的淡水。取井水是在地居民每日的行程,因此該地也成了庄民聯絡感情、培養社區團結意識的場域,對於整個三股里的發展具有特別的意義。

庄民為感念這一口井水為本里的發源要地,又三股里民歷年來參加西港仔香,陸續求得千歲爺鯉魚令,遂於民國65年發起共組「三股鯉魚會」,後經三股龍德宮天上聖母顯靈指示,保留原三股里民飲水池,並將其整理為鯉魚池,建造鯉魚神像,同年3月開光點眼保護庄民。此遺跡的保留,除了緬懷祖先創業開墾之辛苦外,也提醒後人勿忘團結合作的精神,並期待終年不竭的水池庇蔭著村里豐衣足食,年年豐收。

防空警報塔

三股派出所之特色建築物,現仍保存之一座古董級的「磚塔式防空警報器」,高10多公尺,是全省碩果僅存唯一能正常使用的一座。當年是基於戰爭防空需要而建造,已有60多年歷史,迄今還能發布防空警報。早年全臺有許多磚造、木造防空警報台,多已拆毀或新建電子式警報台,相當具有保存歷史觀光的特色。

特色店家

建豐碾米工廠

建豐碾米工廠創立於民國51年,是目前三股社區保留相當完整的碾米廠。日治時期因為嘉南大圳的開通,讓稻米成為當時三股重要的農作物之一,然而隨著稻米生產過剩與政策因素影響之下,三股農民逐漸不再種植稻米,碾米廠的功能才逐漸沒落。不過現在工廠內還擁有一台檜木碾米機,雖然碾米機具已閒置,但至今還保存得很良好,旁邊還有一台古早的秤重機,牆上還貼著民國82年早已泛黃的碾米工資價目表!目前建豐碾米工廠的特色產品則是老闆娘的拿手招牌「醃蒜頭」與「豆腐乳」,老闆娘講求用料天然與真材實料,使用獨家配方中藥材熬製的湯汁與醬汁,讓醃蒜頭與豆腐乳越放越香。

現剝蚵仔站(蚵寮)
現剝蚵仔站(蚵寮)

在三股社區經常可以看到以鐵皮搭建的棚子,棚子下方有許多蚵工正在進行牡蠣養殖的岸上作業,這種棚子稱作「蚵寮」。而下方蚵工在做的事情通常有兩種,分別是「製作採苗器」與「鋟蚵仔(剖蚵)」。採苗器是要讓蚵苗附著在蚵殼上的重要物件,一般以富有凹凸且大小適中之牡蠣殼作為母殼,方便蚵苗附著。鋟蚵仔(剖蚵)則是將蚵肉挑出來販售給中盤商或是賣給直銷餐廳、蚵仔煎攤販。

吉安香舖

吉安香舖創立於民國64年,老闆曾正和先生於15歲時到臺南市建國路(今民權路)上的香舖做學徒,花4年學習做香的技巧,而後帶著製香技藝回家鄉開業,至今開店已四十餘年。在吉安香舖可以讓遊客體驗製作改運紙人,使用的印章有十二生肖印章、男女印章,分別代表本命、替身,可以有改運、去除霉運的作用。而這兩款印章的由來,是因為以往交通、通訊設備不佳,為了拿改運紙人,老闆都往返臺南市區多次,相當麻煩,因此才決定請人刻十二生肖及男女印章。而當初刻印章的圖樣是請畫素描的人設計,因此是獨一無二的款式,在其他香舖找不到的!

福成五金行

福成五金行創立於民國69年,是三股社區內唯一的五金店。陳老闆提到當初會開店是因為退伍之後想要經營買賣業,便從五金買賣開始做起,並在家裡的一樓開始營業,便一直營業將近四十個年頭。五金行內除了販售一般生活用品外,漁業相關商品是最具特色也與地方產業相關,養殖會使用到的蝦網、傘網、塑膠網、青蛙裝等皆有販售,像是塑膠網也會依據養殖魚種尺寸的不同而有網目大小的區分,另外陳老闆也會接受客人的訂單,客製化縫製魚網、撈網、傘網等用具。

三股社區活動中心

三股社區以農漁業為主,聚落周邊種植洋香瓜、蒜頭、蔥頭。社區西邊濱海,曾文海埔、美國漁塭及三股溪兩岸約3000 公頃漁塭,主要養殖虱目魚、吳郭魚、石斑魚、蝦類、蟹類、文蛤、牡蠣。近海漁業以養蚵、文蛤及定置漁網網魚,撈捕魚苗等。因此走在三股社區的街道上,也可以看到居民們在剪蔥、串蚵、鋟蚵、曬虱目魚一夜干等活動,能感受到農漁村的日常。社區提供社區特色產品及遊程包括:1)社區小旅行:蚵學教室、快閃剪蔥手2) 手作DIY產品:蚵殼盆栽、文蛤殼吊飾、魚網袋3) 社區產品:紅蔥酥、風味餐盒,有興趣的朋友可搜尋「三股旅歷-農漁村小旅行 伴手禮」FB粉絲專頁線上諮詢。